新闻中心
>
极简科普 | 绿电直连,推动能源生态重构
极简科普 | 绿电直连,推动能源生态重构
发布:2025-07-07
近期,国家出台《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风、光、生物质等新能源通过直连线路向单一电力用户供给绿电,实现电量清晰物理溯源。
随着风光储成本的快速下降,以及部分用户绿色发展的客观需求,部分用户较早地提出了以就近接入、就地消纳为主要模式的绿电直连诉求。
2024年,欧盟在新电池法的配套细则《电动车电池碳足迹计算规则草案及附件》中认可了绿电直连模式,进一步放大了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2025年2月江苏省印发的《关于创新开展绿电直连供电试点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苏发改能源发〔2025〕115号),在全国率先启动由电网企业统一规划建设连接电池企业和绿电电源的绿电专线的创新试点,则是把绿电直连诉求在省级层面作了最为显像化的表述:地方政府、企业用户很关心绿电直连,很需要绿电直连。
在《通知》发布之前,国家已经在多个文件中提及绿电直连政策。为探索、推动绿电直连模式,山东、河南等多个省份开展探索,多年前国内多个省份已经开始探索绿电直连模式,比如国内在建或建成投产的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多个已经改造完成的燃煤自备电厂可再生能源替代工程都属于《通知》中描述的绿电直连项目。
另外,内蒙自治区六类市场化项目中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河南省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中工业企业类项目、山东省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中新能源就地就近消纳模式试点项目等也属于绿电直连范畴。
《通知》给出了绿电直连的正确实现路径。
1 《通知》明确了谁可以参与绿电直连项目
主要包括四类:新增负荷都符合条件,存量负荷倾向于出口外向型企业,有自备电厂的存量负荷需要足额清缴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尚未开展电网接入工程建设或因新能源消纳受限等原因无法并网的新能源项目。
2 《通知》在技术层面设定了严格标准
如电压等级限制在220(330)千伏以内,要求接入自动化系统,遵循调度计划,并需具备“四可”能力,即可观、可测、可调、可控。此外,项目还要提升灵活性调节能力,管控反送电、无功、电能质量等。
3 《通知》将项目置于电力市场背景下
允许其与电力市场进行电能量交换(包括买电和卖电),原则上要求项目作为整体参与市场交易,对于源荷非同一投资主体的项目,则采取聚合形式参与,明确指出未来绿电直连项目将成为虚拟电厂或其中重要的调节资源。
《通知》的发布,有力推动了能源生态的重构。
发电企业从单一电源供应商向综合能源服务商。电源投资从资源导向转向负荷绑定,深度介入负荷侧管理,提供碳管理、负荷优化等增值服务。绿电直连政策打破了“电源—电网—用户”的传统分工,将新能源发电企业直接嵌入用户侧能耗系统。发电企业不再仅是一个单一的电源供应商,而且为用户侧提供系统性用能方案,转型成为集能源投资、调度管理、能效提升于一体的综合能源服务商。
电力用户从传统的被动用电演化为主动进行能源管理的产消一体化主体。绿电直供将用户从电力消费链末端推向决策前端,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布局,整合分布式光伏、储能和需求响应系统,形成微电网或虚拟电厂,在保障生产稳定的同时,参与电力市场调峰辅助服务,获取额外收益,最终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在此形势下,不管是发电企业还是电力用户,都需要增强应对新发展需求的能力,如虚拟电厂、微电网智能控制水平,以及碳管理、负荷优化等增值服务。
极简物控的MEMS,为智能控制、智能调度、电碳增值等服务提供新质生产力。
MEMS是一款“定义其他软件”的软件,主要面向工业能源用户,适应工业控制、工业互联网、能源管理等多种领域,可根据用户个性化需求生成“独一无二”的软件,让人人都是“工程设计师”。
使用MEMS会带来什么变化呢?
1 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增长70%
这是因为MEMS具备如下两大能力:
一是高度抽象,MEMS基于异构数据表,高度抽象控制流程的通用规律,实现控制算的标准化。
二是超强算力,MEMS自主实现了自动微分求解技术,集合了TensorFlow、matlab、pandas的功能,可轻易对复杂问题进行优化求解,并提供潮流计算、状态估计、负荷预测等传统能源电力工业领域常见的策略。
2 团队资源需求降低50%以上
在开发阶段,MEMS采用模块化设计,提供适用于各类场景的通用组件,增强了模块复用性,并经充分验证测试,有效降低了团队的开发资源需求。
在部署阶段, MEMS支持硬件在环仿真实验,可使得仿真实验更加接近实际,同时可对控制策略进行更加方便、高效和全面的验证测试,有效降低了团队的测试资源需求。
3 开发周期由30天缩短至5个工作日
开发人员只需要关注业务本身与策略设计,消除控制策略从“设计”到“实现”过程中的“翻译鸿沟”,重新发现创造的乐趣,并且通过学习MEMS的线上教程、使用案例,或参与短期线下培训,可迅速掌握其使用方法。